发布时间:2025-10-15 17:00:22    次浏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办法》虽然仅有7章29条约2000字,但内涵丰富,明确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通过划定“责任田”、树好“风向标”、牵住“牛鼻子”,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划定“责任田”。之前扶贫工作由于职责、责任不够明确,一些地方会出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越位缺位等现象。《办法》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政策举措,完善体制机制,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协调全局性重大问题、全国性共性问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国脱贫攻坚的综合协调;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运用行业资源落实脱贫攻坚责任;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脱贫攻坚负总责;市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和监督;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脱贫攻坚的责任更加清晰,职责更加明确,为各级扶贫干部划定了“责任田”,这就要求扶贫干部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耕好“责任田”,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树好“风向标”。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之所以成效不明显,和并未与扶贫干部的“官帽”挂钩有直接的关系。10月16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已经传递出在全社会弘扬扶贫助困先进事迹的强烈信号。《办法》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及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到位、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并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将脱贫攻坚的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就是为扶贫干部树立了选人用人的“风向标”,必将促使真扶贫、扶真贫的干部干劲更足,激励各级干部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大显身手,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牵住“牛鼻子”。在部分贫困地区,由于党政领导干部调整频繁,一张蓝图难以干到底,继任者又要花费大量时间熟悉情况,不利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办法》指出,省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贫困县的管理,组织落实贫困县考核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贫困地区最大的政治任务就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县党政正职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就牵住了主体责任的“牛鼻子”,必将督促贫困地区党政正职更加聚焦脱贫“主业”,真正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头戏”来抓,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干到底。(张正圆)